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高衙内新传无删节免费阅读
油漆小说网
油漆小说网 重生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两性小说 言情小说 诗歌散文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小说
小说排行榜 经典名著 军事小说 武侠小说 侦探小说 幽默笑话 现代文学 灵异小说 综合其它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伦理小说
好看的小说 色医自白 山乡奇闻 美艳妈妈 母爱往事 再续春风 畸爱博士 家族艳史 公开出轨 初赴巫山 孽乱村医 地狱使者 春风拂面
油漆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高衙内新传  作者:斩空 书号:23309  时间:2018/4/8  字数:5621 
上一章   第七十九章    下一章 ( → )
  “六月十五⽇,耶律大石率八千兵自上京东出,声言往收复泰州,会同我兵夹攻⻩龙府。然至泰州城下,金国萧⼲部深沟⾼垒不与之战,耶律大石寻以军中乏粮退兵五十里,觅⽔草丰美处安营。”

  念罢,陈规又道:“相公所要的‮报情‬分析,石三爷亦有送来,只是缺乏明证,仅有三成把握而已。相公可要念么?”‮报情‬分析这类东西,自打⾼強在招安梁山一役之后,便即在一众部下当中进行推广,等到宋辽战事起时,这种先进的‮报情‬收集和分析体制纳⼊到枢密院的运作当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強伸手接了过来,却不忙看,冷笑道:“区区八千兵,又是不战而退,看来是碍着辽国朝廷的力,亦因军心民情之故,不得不出兵罢!”

  陈规点头道:“相公所料甚是,辽国不比我中原,虽号称人皆为兵,然而亦由此,其官兵作战须顾及季节天时,每每须至秋冬方能起兵。耶律大石知兵之人,八千兵马去攻打金国设防已久的坚城,如何能胜?不过他这一出兵,便将盛夏之季兵少粮寡、战马瘦弱等劣势尽数显露出来,也好堵上旁人的嘴巴。”

  牛马的繁殖季节都在舂天,其后又要抚育幼畜成长,故而这两个季节马匹瘦弱,不堪作战,相应而言,契丹牧民也不愿在这种季节响应朝廷地征召出战。倘若战争的虏获不偿所失的话,来年他们的畜群就要大大减损了。对于平素没有什么积聚的北地牧民来说,这样的一场战事就⾜以引起一场大饥荒。耶律大石这一次出兵,表面上看来是无功而退,却能够让更多的人赞同他暂时不出兵的主张,实为妙着。

  只不过,这种举动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却更显得意味深长。耶律大石盛夏出兵,不得不向民间采买粮秣以为军资。李应趁机便将细作派去搜集了辽兵地‮报情‬,从其所买的粮食数量看来。耶律大石本就没有打算大规模作战,其军中所携粮食,大抵也就是一次牧民迁徙所需地数量而已。据此,石秀断言,耶律大石与其对面的萧⼲必定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甚至可能有了关于倒戈的密约,只是由于某些原因。这个密约还没有到公开的时候。

  “萧⼲是辽国叛将,并且曾经引导金兵攻⼊上京,此等叛臣若要再归附辽国,势必引起轩然大波,加之耶律大石秉刚強,在三位辅政大臣中‮立独‬于耶律余睹和萧特末之外,手中又掌兵权,早已为此二人所忌。倘若耶律大石能成功劝说萧⼲归降,进而与其相率攻打金国,立下大功。其在辽国中声望立时凌驾余睹等人之上,甚而连辽主亦有所不及。”⾼強一手托着下巴,眼睛在石秀的‮报情‬分析上扫过,脑子早已运转开来:“北地之民多尚英豪,若是形成此种局面,连辽主也要忌他,皆因辽国素无所谓正统之说,为帝者多凭个人威望而已。耶律大石现已据有上京,兵力強盛,到那时只须一战击败辽主,这天下便是他的了!所谓⻩袍加⾝,岂在于本心如何。徒以时势为之而已。”

  “是故。阻碍耶律大石招降萧⼲地原因,多半便是来自辽国朝廷中的阻力。从刘晏在辽国中京所收集的‮报情‬来看。辽国朝廷也没有做好招降萧⼲的准备,然则此事大抵还处于耶律大石本人和萧⼲的密约阶段。”

  “不过,也或者耶律大石另有筹谋…”⾼強一面想,手上那份‮报情‬分析不觉竟从手上掉了下去,听到纸张落地的轻响时方才醒觉,却发现陈规已经先俯⾝下去将这纸拾起:“相公,莫非对石三爷之见颇有不同?”

  ⾼強摇了‮头摇‬,接过那纸放在桌上,道:“石秀起自寒微多历世事,办事是极精细的,胆大也过人,若以细作而言,当世无人能过之。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出⾝寒微读书太少,在这天下大势上头毕竟是欠缺了些,这是他不及小乙和贯忠之处。”

  他弹了弹那份‮报情‬分析,道:“此番他去辽国⼲事,事情做得极好,这招投石问路,得耶律大石也得作戏给世人看,却乘机探明了其军中的虚实,连我也要叫好,以耶律大石治军之才,他军中的底细哪里是寻常手段能探查到的?当⽇他在燕云是客军,我却是筹划经年,细作遍布燕地,仍旧要在‮报情‬上吃了一个大亏,险些有卢沟河之败,⾜见今番石秀之能。”

  “不过呢,这事虽然办地缜密,分析上却有个大大的漏洞,便是对于我大宋和辽国的基本态势见识不⾜。”⾼強起⾝,望着⾝后挂着的北疆大图,道:“金国初立,狼主都被我捉了来,纵然今番我军不能将女真诸部平,其治下诸部也多半离心,将来只须我大宋辽东守臣能善加抚循,扶植亲附我大宋的部族以牵制女真,辽东又有強兵为镇,大的风浪是掀不起来的。”

  陈规见说,遂道:“相公之意,是说金国既衰,我大宋的心腹大患始终还是契丹?”

  “正是!”⾼強在地图上划了大大一个圈,道:“自秦时‮国中‬归于一统,外族能对我‮国中‬构成心腹之患者,唯有大漠南北之部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皆以此而兴。辽国疆域万里,属国数十,只要给他几年地时间生聚教训,国势必定复振,到那时必成我‮国中‬之患。”

  陈规皱眉道:“相公,契丹虽与我为敌,然自澶渊之盟后,两国相安百余年,如今盟约新定,其国势又已中落,恐未敢轻易与我大宋为敌。”

  “澶渊之盟?嘿嘿!”⾼強冷笑一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塞北部族,征不出什么赋税来,并不⾜以供养一个如我‮国中‬一般地朝廷,辽国之所以雄強者,徒以得燕地汉人而已,澶渊之盟后,北地和燕地相利养,令辽国坐享其富庶。不假外求,始有百年之平安。区区三十万岁币银绢。就能令北族餍⾜么?那是燕云十六州换来的!”

  陈规虽然能谋,毕竟碍于⾝为宋人,从小就受到大宋官方对于澶渊之盟的吹捧,且下意识地美化本朝,是以见不及此。待⾼強点破之后,他自家心里一咀嚼,方才失惊道:“若如相公所言。而今辽国既失却燕云诸州,不啻国本动摇,一旦国力恢复,必要再来与我相争?”

  “正是!辽国百年来习于开化,人心皆向汉,却又没有我‮国中‬的基,现今又没了岁币,不用几年之中,他朝廷地用度便要吃紧。到了那时,若不向国中横征暴敛。便要向外掳掠兴兵,两者之间如何取舍,自不待言。”

  ⾼強眼光从地图上地临潢府,向东移到⻩龙府,横亘在这中间的,是富饶地科尔沁草原,再向北越过大兴安岭,则是蒙古族得以兴起的呼伦贝尔草原。“辽国若強。势必侵我,是以我大宋若要‮定安‬,一个较为弱势地辽国朝廷乃是最佳格局。倘若我大宋能虎踞辽东,契丹两面受敌,想要⼊侵我时便要多想一想。换言之。我便可以较少的代价,譬如边市榷场上地商旅利益。来换取契丹的安分守己。再者,占据⻩龙府,打通北路之后,这数千里的旷野上尽可驰骋,我大宋的势力可以一直伸向漠北诸部,也可分契丹之势,使其不得并力南向攻我。故而⻩龙府与舂泰二州,实关系到我大宋与辽国气运消长,若能见此者,不容不争!”

  陈规点头道:“诚如相公所言,则耶律大石所谋者大,不容有失,其既然轻举出兵,不逞而回,单从此节便可知,若不是因为有萧⼲响应,舂泰二州可不战而下,耶律大石势必要审时度势,相机兴大兵来取此二州。”

  ⾼強冷笑道:“非但如此,若不是有恃无恐,当耶律大石听说我大兵北上之后,好应遣使来相约夹攻,现今却连书信也不见一封,还不是怕我以此为借口,占了他的⻩龙府和舂泰二州,不予归还?他的如意算盘,大约是要招降萧⼲,两下合兵一处之后,便以夹攻金国为由,约定战胜之后讨还⻩龙府,断绝我大宋的北上之道罢!”

  ⾼強是所谓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时时不忘历史大势,而陈规却不同,⾝为参议官,从战略制定到战术规划,样样都要筹划精到,待听⾼強这般说时,便皱眉道:“虽然如此,我兵左有大泽,右有大江,⾝后又是长达五百里的补给线,兵力虽強,却不无隐忧,利在速战。如今萧⼲动向不明,我兵便有些缚手缚脚,若要越大泽往攻时,又恐粮饷后援不继,如之奈何?倘若任由敌人相机而发,主动之权于敌手,与军事大大不利。相公,莫若即刻遣使,招降萧⼲,许以王爵,划以封疆,只求他挂上我大宋旗号,辽国再要手招降,便落了口实,以他今⽇之弱,谅必不敢与我大宋争雄。”

  ⾼強笑道:“元则,你我都知道的道理,萧⼲怎会不知?他叛过辽,叛过金,独有当⽇叛我大宋之事,因事先并无明约,故而世人不知。现今他若要归宋,便再也没了背叛的时机,只有死心塌地的跟着我大宋,正因如此,此番若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轻易倒向任何一方的,是以,此次若是选择错误,他这辈子也就算是活到头了,天下之大,再无他容⾝之处!”

  陈规一想不错,萧⼲这次要是作出了抉择,若再反悔,不会再有人相信他,加上他所据的形势,宋、金、辽都会全力攻打于他,还有什么路可走?只是⾼強说的最后时刻,无非是指的辽东战略形势明朗,莫非⾼強要挥军杀过混同江去,把金国完全打败之后,才会遣使招降萧⼲?

  “不然,且不论我挥军渡江。在寒冬来临之前区区四五个月时⽇能否破金,即便能破,萧⼲知兵之人,见我军渡江,自是胜券在握,恐怕我渡江之⽇,便是他归辽之时。纵使那时辽国朝廷不肯受降,他从容归我大宋,也还来得及。这才叫左右逢源,仗着手上有兵。又占据形势要地,正是奇货可居。”

  ⾼強微微冷笑,忽然转了个话题,向陈规道:“元则,如今一方有奇货,三家要争,我若要左券时。须得如何?”

  陈规耕读出⾝,不知商事,不过⾼強这话显然是在打比方,他心念一转,已知其意:“相公之意,莫非是要绝了萧⼲归辽之路,那时他无从抉择,唯有向我大宋?”

  “正合我意!”⾼強笑道:“只是这奇货,辽国也是想要地,如何能教辽国缩手呢?”

  陈规笑道:“相公适才言及。辽国天庆帝与余睹等人,不耶律大石多立功劳,只怕便是在此埋下伏笔了罢?萧⼲之归辽,必经耶律大石之途径,一旦耶律大石在辽失势,形势所迫,亦不容他在辽国另寻接纳之人,则唯有归我大宋矣!如今耶律大石手握兵权。威震其主,正好从中取事。”

  ⾼強仰天大笑道:“知我者,元则也!烦劳元则速速为我修书,命石秀等人全力以赴,动摇耶律大石在辽之权位。最好是使辽主夺了他的兵权。那时萧⼲哪里还敢归辽?此事宜疾不宜缓,倘若能在八月前令萧⼲易帜。我便可挥军渡江,直捣会宁府,给这些女真人来个犁庭扫⽳,他俯首称臣!”

  陈规应了,便即笔走龙蛇,将二人此番说话,简略说了一遍,以⾼強的名义,令石秀不惜一切手段,只要扳倒了耶律大石,便是奇功一件。书信写罢蜡封,先用信鸽传往辽府,再快马赶至盖州,经海路传到燕京,从此再换信鸽,北上到临潢府,才能到石秀手中,途中至少也得十天时间。

  这边⾼強分派诸军,一面飞调李俊⽔师官兵匠人北上,要在江边觅地建设船坞,打造战船,一面遣花荣率兵南下,招募辽东人户前来⻩龙府屯驻,亦要多运粮草军器到军前听用,这几⽇攻打⻩龙府,耗费的雷弹委实不少。史文恭与韩世忠则分遣骑兵在江边巡视,以防对岸金人潜渡过来扰

  此时对面金兵亦到,见宋军暂时没有渡江之意,便也开始修建亭障烽燧,每⽇里骑兵一队队在江岸边巡视来去,与宋军隔江相望,少不得扯着嗓子对骂两句,至于弓箭对,却是可免则免,夏季的混同江江面阔达一百五十步,江上风力又大,一箭到对面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強自己则坐镇⻩龙府,调遣诸军整饬城防,安置大炮弩等守城器械,修建火药库粮库与营房等设施,以便长久留兵驻守,他甚至规划好了,要将⻩龙府的城池再扩大一倍,增建八里城墙,可容十万军民常驻在此。这⻩龙府可是将来大宋制衡北疆的第一重镇,岂同等闲?连生产火药的军器坊,以及城中圈养战马地马场,⾼強也都一并规划出来了。

  十万宋军,就此在⻩龙府周边安顿下来,每⽇里忙个不亦乐乎,丝毫没有进兵之意。对江地金人始则惴惴,⽇子久了也有些⿇木,巡视之际也就渐渐松懈起来,那用来‮警报‬的烽燧却沿着江岸越修越多,已然修了三百里长。

  却说那金国大将谋良虎,赍了大批金珠子女来到长舂州,萧⼲列队出,领了旨意,却是吴乞买加封他为左元帅,统领鸭子河西北地所有兵马,其中包括几个女真人谋克,可谓委以重任;又赐他铁骊王爵,准予开府建衙,可谓宠以尊位;又赐予金珠无数,美女二十,奴仆千数,可谓饵以厚赐。如此三管齐下,‮家国‬之待臣子者也厚矣!

  萧⼲涕零,谢恩领旨,与谋良虎携手⼊城,说及抵御宋军时,萧⼲慷慨昂,指着东南面⻩龙府方向道:“郞君宽心,我当⽇与那⾼強在燕京城外战,先已取胜,只因他兵多而败。如今有大泽为地利,又有雄兵万余,⾜可抵挡宋军,等到冬季雪降,宋军不耐寒,这野外便是我兵驰骋之所,收复⻩龙府指⽇可待!”

  谋良虎见萧⼲所部严整,器械亦精,点头道:“萧大王素知宋军深浅,如今宋军势大,我军新败,只可据险避战,堕其锋锐,萧大王所言深得兵法精要,某甚是佩服。只是萧大王此处乃是要紧去处,西面尚有契丹之兵窥伺,宋辽之间闻说有兄弟之盟,倘若一起兴兵前来夹攻,祸事不小。”

  萧⼲嗤笑道:“何谓兄弟?郞君有所不知,当⽇宋军兴兵取燕云时,可从来不曾违背盟誓,只说是割旧地!如此盟誓,特蒙蔽世人耳目而已,不⾜为凭,契丹人怨宋人趁火打劫,強取三京之地,痛⼊骨髓,⽇夜思谋报之不及,怎肯反助宋人取我疆土?我等皆北地之民也,所谓亡齿寒,契丹人亦当知之。实不相瞒,前⽇那辽国耶律大石曾遣数千兵至我疆界,我也道他有心来夹攻,谁料只一见我军斥候面,兵不及,便即退避百里,不复前来,如此,想必是有意敷衍南朝,断不致真个相攻,郞君不必担忧!”

  谋良虎见说,一时大喜:“倘真如此,舂泰有磐石之安,萧大王功劳不小,待宋军兵退之后,狼主必另有重赏!”二人携手⼊城,自有一番热闹不提。  WWw.UQiXS.Cc
上一章   高衙内新传   下一章 ( → )
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高衙内新传免费阅读全文!可在線閱讀下載,高衙内新传无删最新章节全文言语精辟,文笔娴熟,精彩章節不容錯過!油漆小说网是高衙内新传未删阅读首选之站,高衙内新传无广告精心整理出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