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舂水先生文集无删节免费阅读
油漆小说网
油漆小说网 重生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仙侠小说 穿越小说 官场小说 两性小说 言情小说 诗歌散文 网游小说 同人小说 全本小说
小说排行榜 经典名著 军事小说 武侠小说 侦探小说 幽默笑话 现代文学 灵异小说 综合其它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都市小说 伦理小说
好看的小说 色医自白 山乡奇闻 美艳妈妈 母爱往事 再续春风 畸爱博士 家族艳史 公开出轨 初赴巫山 孽乱村医 地狱使者 春风拂面
油漆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舂水先生文集  作者:春水先生 书号:25436  时间:2019/4/24  字数:2537 
上一章   暖冬围炉闲说“汤”    下一章 ( → )
  北方人恬淡,喜闲,生活平实、节奏舒缓,因而多好喝汤,河南尤甚。通常老河南都注重早餐一碗汤,并以之作为一生的嗜好。

  在河南,汤的种类五花八门,且同一种汤也因地域关系和饮食习惯而有所差异,屈指数来,大致以糊辣汤、牛羊驴⾁汤、⾖腐汤、呼噜汤等几种较为有名,其中以糊辣汤和羊⾁汤最为人称道,普及面广,其余几种因地域关系而未受推介,却形成了地方特⾊风味。但不管是哪种汤,本地人都好那一口儿,起个大早,排队等候,寒冬腊月仍乐此不疲,景象颇为壮观。有个别店家汤特别出名的,每天清晨至午时,门前街边儿上蹲着的都是汤客,开着宝马奔驰跑上几十里地儿赶去喝汤的大有人在。这充分说明了河南的汤独一无二的魅力和引,不亲临河南,是无法领略个中真味的。

  时已深冬,冷风过耳,不由得思念那一碗热乎乎的汤来,一口下肚,热力⼊心,直似天上神仙。遐思及此,不妨走笔,说一说河南的汤。

  (一)糊辣汤

  糊辣汤原本就是河南本土吃食,外省若有打着糊辣汤招牌的,定是流布分支。即便是在河南,对于糊辣汤的起源和地域也有着不同的说法。相传最正宗的糊辣汤出于西华县逍遥镇,也有人认为是在舞县北舞渡镇,至今尚无定论;而对于糊辣汤的起源,也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昔年于谦喝了一家胡姓饭铺的汤,赞其味美辛辣,呼其名曰“糊辣汤”后口口相传,乃有“胡”“糊”之差;另一说为官渡之战,曹军粮尽,军粮官为解危急,忽发奇想,以马⾁和菜叶等物,加⼊少量面粉和香辛料,煮汤以缓腹饥。因其汤如糊状,味又辛辣,故得名“糊辣汤”而军粮官本为河南邓州人氏,‮役退‬后专营此汤,并略加⾰新,因而得以成就美名。但细思之,官渡在今中牟县境,而邓州又在南,与逍遥镇和北舞渡都不搭界儿,其间的牵扯不得而知,但正因了糊辣汤的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才更显出了它的魅力。

  糊辣汤做起来简单,做好了却难。配料略有差异,大致有牛⾁、粉条儿、面筋、⾖腐⽪儿、花生米、海带丝、金针菇等,以葱、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锅同煮,出锅后再佐以芫荽、香葱、⿇油、陈醋同食,⼊口滑黏稠、香辣适宜,有“筋筋硬硬面筋子,滑滑粉⽪子,滴滴溜溜粉条子”之说。细细地喝一口,似在品味生活,便有了⾜够的理由从一碗汤里将生活分‮开解‬来,五味俱全。

  糊辣汤之所以辛辣,全仗“三椒”之功,胡椒、花椒、辣椒都是⽇常调味料,因皆为草木之本,便也有着中药滋补的功效,且不说对內理的调剂,单说冬⽇里取暖这一件儿,辛辣之味⼊口,浑⾝透,汗粒从鼻尖浸出,百病也就全消了。而糊辣汤喝起来是否口、有嚼头,却要依赖于面筋。面筋也就是淀粉中的骨⼲成分,因含有大量的凝胶蛋⽩,才柔韧耐嚼,淀粉的勾芡则使汤更浓,更滑适口。洗面筋是个精细活儿,需要用大量的面粉和清⽔细细地洗,因手上⽪肤肌理含脂,会影响到面筋的析出,所以只有戴上手套洗,才能保证面筋的纯度和质量。我是食品检验专业出⾝,当年在实验室里洗面筋,着实费了一番工夫。当然,生活当中制作面筋是没有如此严格的。

  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糊辣汤也有多种风味,由各自喜好而加以选择。走进河南,大街小巷皆是糊辣汤的大招牌,且都言其为正宗。临街支上一口大锅,炉中火焰熊熊,锅中汤汁翻腾,锅中永远是简单而丰富的內容。

  就我个人觉而言,以洛涧西区‮海上‬市场的清真糊辣汤店最为味美。临街三间大棚,青砖铺地,散放着数十只桌凳。⼲净的碗筷,涌动的食客,火热的场景。汤中多牛⾁,价廉味美,只需5角,配以油饼、牛⾁⽔煎包,食之开胃,通体大。然而,这一切都抵不得那视觉上的享受——盛汤的师傅手法娴,一支大勺翻转起舞,且勺柄并不于掌中落实,只是轻执即丢;料碗横排于面前,各有小勺置于其中,每盛一碗汤来,只需一勺,不漫不溢,加料时以指尖轻点,小勺飞起,料⼊汤中,整个过程只需三四秒钟。观者沉醉,食之更美,公孙大娘舞剑器之曼妙多姿引人⼊胜也不过如此。如果就⾊香味意形的评判标准而言,唯有这一家糊辣汤当得起美食之名。

  (二)统说“⾁汤”

  鲁迅说人类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深刻而令人警醒。而在我认为,从较为狭义的角度来说,人类历史是一部吃⾁的历史。我们的祖先茹⽑饮⾎,已知⾁味之美,后又以火烹煮而得⾁汤。舂秋战国时的食器中便有镬和鼎,是专为用来煮⾁汤的盛器。可见,‮国中‬人钟情⾁汤是由来已久的情结了。在河南,较负盛名的有牛、羊、驴⾁汤三种。

  ⾁汤与糊辣汤是有区别的,这区别就体现在“汤”字上,喝⾁汤不在于吃⾁,而在于喝汤。郑州、洛、开封、商丘及至各地,都喜食⾁汤,且必得“老汤”一锅汤要熬上几十上百年,才能当得起老汤的名号。一般人难以理解这个“老”字,既认为不合营养学要求,又恐其长年烹煮滋生毒素。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老汤是经年续添不断烹煮而得,虽营养多有丢失,但积聚了⾎⾁之精华,合脂肪、骨髓、胶原蛋⽩于一处,终熬出人间至味来。

  郑州人喜食羊⾁汤,而洛人偏好牛⾁汤。羊⾁汤讲究⾊泽,须浓如牛、⽩如凝脂才好;而牛⾁汤则⾊泽金⻩、清亮透明。羊⾁温,最适冬⽇进补,舂夏多,秋⽇多燥,食羊⾁汤应适量而止;而牛⾁汤则味甘醇,四季皆宜。大小汤馆熬汤,一般是以整牛羊配大量腿骨⼊锅,加⼊配料同煮。配料极为讲究,大致由丁香、⾖蔻、大茴、小茴、桂圆、陈⽪等三十余种中药及香辛料组成,且各家皆因循长期经验而酌情增减,形成不同风味,并引为秘方,概不外传。将⾁煮至七八成,分类切好凉在盘里,老食客皆各有所选,大致有吃⾁和吃杂两类。吃杂是颇有讲究的,以羊⾁汤为例,羊肚⼊口筋道,食之稍膻,关键就要那一个嚼头;羊头⾁介于⾁与杂之间,既有⾁的甘醇,又有杂的腥膻,且比⾁便宜,价比⾼;至于其它,则羊脑腻滑,滋心润脑;羊肝沙脆,明目清心;羊肺绵软,羊生鲜,羊眼则是吃个新奇吃个另类。

  吃汤须得配上烙饼,既可充饥,又更添一番滋味。饼也有所不同,洛人只吃大薄饼,以圆锅半蒸半烙而成,切成条状,⼊汤即软却不化开,食之适口;郑州的饼则是烙出的硬面饼,有圆饼和三角饼两种,须掰成小块泡软了  wWw.uQiXS.Cc
上一章   舂水先生文集   下一章 ( → )
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舂水先生文集免费阅读全文!可在線閱讀下載,舂水先生文集无删最新章节全文言语精辟,文笔娴熟,精彩章節不容錯過!油漆小说网是舂水先生文集未删阅读首选之站,舂水先生文集无广告精心整理出未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