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逍遥九天无删节免费阅读 |
![]() |
|
油漆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逍遥九天 作者:子君逍遥 | 书号:75 时间:2013/5/24 字数:17266 |
上一章 第224章 天荒极尽 下一章 ( → ) | |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人给皇帝贡献了一只奇异的鸟,拿各种食物喂它,但它都不肯吃。著名文人东方朔看见这只鸟,就说出了它的名字,又说它应当吃什么。一试验,果然就像东方朔说的。皇帝问东方朔怎么知道的,他说《山海经》中有记载,看了自会知道。到了汉宣帝时,上郡某地的一个石室塌陷,有人现里面的石壁上刻画着“反缚盗械人”的图像,传说幵来,但无人知晓何意。 大学者刘向却指出这是“2负之臣”皇帝问他怎么知道的,刘向也回答是从《山海经》上看到的。皇帝大惊,朝臣哄动,于是出现了一股阅读《山海经》的小热 ![]() ![]() 产生于明代的章回小说《封神演义》和清代的长篇小说《镜花缘》,读者往往被其中的神奇故事所 ![]() 那么,具体的魅力何在呢?在于《山海经》丰富而神奇的內容,举凡当时人所能听到的、所能见到的、所能认识到的、所能想象到的一切事物,无不记载。如大大小小的山丘河流,形形⾊⾊的花草树木,神里神气的半人半神,怪里怪气的半人半兽,瑰丽多彩的金石矿物,奇形怪状的禽鸟野兽,变化莫测的神话传说,各种各样的家国 民人,神秘的祭祀,古怪的装束,奇异的病症,灵验的物药,味美的食物,毒人的野味,乎常理的⽇月,⾼出常情的工艺,上古帝王的世系,传闻不一的古史⋯⋯简直就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就因为《山海经》是一部综合各种知识而显得庞杂的古籍,所以,自古以来对它的 ![]() ![]() 就把它列⼊地理类。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山海经》归⼊数术略形法家之类,看作是巫卜星相 ![]() ![]() ![]() ![]() ![]() ![]() ![]() ![]() 到了汉代,又经人增删润饰,就成了现在所看到的《山海经》。现存之《山海经》共计十八篇,从其外壳结构看,大体可区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而联系到它的內容,又可划分得更为详细。即《五臧山经》五篇,地理范围是华夏之地,內容多记山川地理,奇异的动物、植物、矿物,祀神的典礼和祭品、祭器,有时亦写诸山山神的形貌、职司和神力;《海外经》四篇,地理范围较《山经》为广,內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记载了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如夸⽗追⽇、刑天断等;《海內经》四篇,不仅杂记海內的神奇事物,如昆仑景象、建木形态、巴蛇和2负等状况,同时兼记一些家国和民族,还写帝王的世系,器物的明创造,如帝俊的后裔番禺明舟,吉光明车,晏龙明琴瑟,又均是最早的锻工,炎帝的后代鼓延明钟,幷且作了乐曲等等。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山海经》是夏禹、伯益所作,今天看来此说纯属无稽之谈。无论是从其包罗万象的內容上看,还是从各篇成书时间早晚不一上看,《山海经》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是集体编述而成。因为《山海经》的內容非常广泛,是民间个人无力完成的,即使一个氏族部落的导领集团也只能编成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古时地域、jiao通条件的限制,一个部落不可能了解到各地的情况。所以,只能通过巫师口耳相传累积,在大一统的后世将其加以整理成书。而早期巫师的职责,决定了他们文化知识的结构,大凡天文、地理、历史、宗教、生物、医药、帝王世系及重大技术明等等,无不知晓,故《山海经》的內容十分驳杂。《山海经》是知识的山,是知识的海,幷以它广博、丰富的內容和奇特、⾼的想象力为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称道、所叹服,因而它不仅是广大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也是广大读者朋友获得许多古代文化、历史、民俗等知识的宝库。此书所记的山、⽔、国、民族、动物、植物、矿物、物药等,除大部分是殊异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见的。然而,无论其是殊异的还是常见的,都是上古历史、地理、风俗的一个侧面。所以,要了解古代的山川地理、民俗风物、奇兽怪鸟、神仙魔鬼、金yù珍宝、自然矿物、神话故事,不可不读《山海经》。而且,《山海经》 也为人们了解自然知识和古代某些充満巫神祈祷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尤其是《山海经》中所保存的为人们所 ![]() ![]() ![]() ![]() ![]() ![]() 本书的淄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避免繁征博引,力图简明扼要,以疏通文义为主。淄中所据成说,主要出自晋人郭璞的《山海经传》、清人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的《山海经校注》。另外,也间出己意,以明前贤所未逮者。如遇似是而非之说,或几种说法均可通,却难决断,则于淄中列出,以供读者鉴别择取。如遇意义不明,又无旁证可求之处,则仍存其疑,不做臆解,以求慎重。除个别情况外,不做重复淄。本书的译文,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尽量避免以释代译。《山海经》的版本很多,其中淄本也有数种,如晋人郭璞所撰《山海经传》、 明人王崇庆所撰《山海经释义》、清人吴任臣所撰《山海经广注》、清人郝懿行所撰《山海经笺疏》等,都是较重要的。其中尤以郝注本为集大成之作。他针对前人研究《山海经》,尚存“辨析异同,刊正讹谬,盖犹未暇以详”的情况,于是博采众家之长,“作为《笺疏》。笺以补注,疏以证经⋯。计创通大义百余事,是正讹文三百余事,凡所指擿,虽颇有依据,仍用旧文,因而无改,盖放(仿)郑君康成(郑玄)注经不敢改字之例”所以,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是一种较好且又通行易得的本子。今次注译《山海经》,即取郝注本作为底本。而前面所说的把原文中讹误衍脫之字用圆括号和方括号标示出来,幷不径改,就是有意遵循“注经不敢改字”的原则,庶免拘泥之讥。1996年元月 ⽩话山海经 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 南山(经)之曰(■)(qu6)[鹊]山。其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yù1。有草焉,其状如韭(ji()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穀)[榖(g^u)]而黑理2,其华四照,其名曰mí(穀)[榖],佩之不mí。有兽焉,其状如禺(y))而⽩耳3,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x9ngx9ng)④,食之善走。丽■(j9)之⽔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⑤,佩之无瘕(ji3)6疾。 注解: 1金yù:这里指未经过提炼和磨制的天然金属矿物和yù石。以下同此。 2穀:即构树,落叶乔木,长得很⾼大,适应 ![]() 3禺: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像猕猴而大一些,红眼睛,长尾巴。④狌狌:传说是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而且它能知道往事,却不能知道未来。 ⑤育沛:不详何物。 6瘕:中医学指腹內结块,即现在人所谓的蛊 ![]() 翻译: 南方列山系叫做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头一座山是招摇山,屹立在西海岸边,生长着许多桂树,又蕴蔵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中有一种草,形状像韭菜却幵着青⾊的花朵,名称是祝余,人吃了它就不 ![]() ![]()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多棪(y2n)木1,多⽩猿,多⽔yù2,多⻩金3。 注解: 1棪木:一种乔木,结出的果实像苹果,表面红了即可吃。 2⽔yù:古时也叫做⽔精,即现在所说的⽔晶石。因它莹亮如⽔,硬坚如yù,所以这样叫。 3⻩金:这里指⻩⾊的沙金,不是经过提炼了的纯金。 翻译: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堂庭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棪木,又有许多⽩⾊猿猴,还盛产⽔晶石,幷蕴蔵着丰富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即]翼之山,其中多怪兽,⽔多怪鱼,多⽩yù,多蝮(f))虫(hu!)1,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解: 1蝮虫: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也叫反鼻虫,颜⾊如同红、⽩相间的绶带纹理,鼻子上长有针刺,大的一百多斤重。这里的虫(hu!)是“虺”的本字,不是昆虫之虫( ![]()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是座即翼山。山上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野兽,⽔中生长着许多怪异的鱼,还盛产⽩yù,有很多蝮虫,很多奇怪的蛇,很多奇怪的树木,人是不可上去的。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ni() ![]() ![]() 注解: 1⾚金:就是上文所说的⻩金,指未经提炼过的⾚⻩⾊沙金。 2⽩金:即⽩银。这里指未经提炼过的银矿石。以下同此。 3谣: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④虺:毒蛇。 ⑤为:治理。这里是医治、治疗的意思。底:这里与“胝”的意思相同,就是手掌或脚底因长期磨擦而生的厚⽪,俗称“老茧” 翻译: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杻 ![]() 又东三百里,[曰]柢(d!)山,多⽔,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q&)下1,其音如留牛2,其名曰鯥(1)),冬死而夏生3,食之无肿(zhng)疾④。 注解: 1魼:即“胠”的同声假借字,指腋下胁上部分。 2留牛:可能就是本书另一处所讲的犁牛。据古人讲,犁牛⾝上的纹理像老虎的斑纹。 3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蛰。一些动物在过冬时处在昏睡不动的状态中,好像死了一般。 ④肿:一种⽪肤和⽪下组织的化脓 ![]() 翻译: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柢山,山间多⽔流,没有花草树木。有一种鱼,形状像牛,栖息在山坡上,长着蛇一样的尾巴幷且有翅膀,而翅膀长在胁骨上,鸣叫的声音像犁牛,名称是鯥,冬天蛰伏而夏天复苏,吃了它的rou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疾病。 又东四百里,曰亶(d3n)爰(yu2n)之山,多⽔,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1,其名曰类,自为牝(pn)牡(m()2,食者不妒。 注解: 1髦:下垂至眉的长。 2牝:鸟兽的雌 ![]() ![]() ![]() ![]()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亶爰山,山间多⽔流,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名称是类,一⾝具有雄雌两种 ![]()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 ![]() ![]() 翻译: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基山,山南 ![]() ![]()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 ![]() 注解: 1青雘:一种颜⾊很好看的天然涂料。 2鸠:即斑鸠,一种体型似鸽子的鸟。 3呵:大声喝叱。 ④灌灌:传说中的一种鸟,它的rou很好吃,烤 ![]() ⑤佩:这里是 ![]() ⑦鸳鸯:一种雌雄同居同飞而不分离的鸟,羽mao⾊彩绚丽。 翻译: 再往东三百里,是座青丘山,山南 ![]() ![]() ![]()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 ![]() 注解: 1踆:通“蹲”屈两膝如坐,tún部不着地。这里是坐的意思。 翻译: 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箕尾山,山的尾端座落于东海岸边,沙石很多。汸淯⽔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中多产⽩⾊yù石。 凡(■)[鹊]山之,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鸟⾝而龙。其祠之礼1:mao用一璋yù瘗(y)2,糈(x()用稌(t*)米3,(一璧稻米)⽩菅(ji1n)为席④。 注解: 1祠:祭祀。 2mao:指祭祀所用的mao物,即猪、羊、狗、jī等家养畜禽。璋:古时一种端顶作斜锐角形的yù器,是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使用的礼器之一。瘗:埋葬。 3糈:祭神用的精米。稌:稻米。也有说是专指糯稻。 ④菅:茅草的一种,叶片线形,细长, ![]() 翻译: 总计鹊山山系之尾,从招摇山起,直到箕尾山止,一共是十座山,途经二千九百五十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鸟的⾝子龙的头。祭祀山神的典礼;是把畜禽和璋一起埋⼊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用⽩茅草来做神的座席。 南次二(经)[山]之曰柜(j&)山,西临流⻩,北望诸■(po),东望长右。英⽔出焉,西南流注于⾚⽔,其中多⽩yù,多丹粟1。有兽焉,其状如豚(t*n),有距2,其音如狗吠(f6i),其名曰狸力,见(xi4n)则其县多土功3。有鸟焉,其状如鸱( ![]() 注解: 1丹粟:细小的丹沙像粟的颗粒大小。 2距:雄jī、野jī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指jī的⾜爪。 3见:同“现”县:这里泛指有人聚居的地方。 ④鸱:即鹞鹰,一种凶猛的飞禽,常捕食其它小型鸟禽。 ⑤痺:不详何鸟。 6■:传说是帝尧的儿子丹朱所化的鸟。帝尧把天下让给帝舜,而丹朱和三苗国人联合起兵反对,帝尧便派兵打败了他们,丹朱 ![]() 翻译: 南方二列山系的座山是柜山,西边临近流⻩酆氏国和流⻩辛氏国,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从这座山源,向西南流⼊⾚⽔,⽔中有很多⽩⾊yù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沙。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jī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而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土工程。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啼叫的声音如同痺鸣,名称是■,它的鸣叫声就是自⾝名称的读音,哪个地方出现■而那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有兽焉,其状如禺(y))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yín,见(xi4n)则[其]郡县大⽔。 翻译: 从柜山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很多⽔。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yín,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生大⽔灾。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 ![]() 注解: 1金:这里泛指金属矿物质。以下同此。 2鬣:牲畜⾝上刚硬的mao。 3繇:通“徭” 翻译: 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是座尧光山,山南 ![]() 注解: 1羽山: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祝融曾奉⻩帝之命,将大禹的⽗亲鲧杀死在羽山,一说是鲧被帝舜杀死在羽山的,所以,这座山很有名。 翻译: 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羽山,山下到处流⽔,山上经常下雨,没有花草树木,蝮虫很多。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q*)⽗之山,无草木,多金yù。 翻译: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瞿(q*)⽗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yù。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句余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 又东五百里,曰浮yù之山,北望具区1,东望诸■(po)。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其名曰彘(zh),是食人。苕⽔出于其yīn,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z9)鱼2。 注解: 1具区:就是现在江苏境內的太湖,2鮆鱼:即■鱼,又叫鲚鱼,鮤鱼,头生长得很长而狭薄,大的有一尺多长。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浮yù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具区泽,向东可以望见诸■⽔,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出的叫声如同狗叫,名称是彘,是能吃人的。苕⽔从这座山的北麓源,向北流⼊具区泽。它里面生长着很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yù,其下多青雘(hu^)。■(zhu#)⽔出焉,而南流注于虖(h&)勺(shu^),其中多⻩金。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成山,呈现四方形而像三层土坛,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下多产青雘。■⽔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虖勺⽔,⽔中有丰富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gu)稽(j)之山,四方,其上多金yù,其下多砆(f&)石1。勺⽔出焉,而南流注于湨(ju6)。 注解: 1砆石:即碔砆,一种似yù的美石。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会稽山,呈现四方形,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下盛产晶莹透亮的砆石。勺⽔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湨⽔。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ju6)⽔出焉,而南流注于列涂。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夷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细沙石子。湨⽔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列涂⽔。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yù,其下多草木,无鸟鲁,无⽔。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仆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下有茂密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野兽,也没有⽔。 又东五百里,曰咸yīn之山,无草木,无⽔。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咸yīn山,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 又东四百里,曰洵(x*n)山,其 ![]() 注解: 1不可杀:这里杀是死的意思。不可杀就是不能死,意思是这种兽即使不吃东西也不能使它死去。 2茈蠃:茈通“紫”蠃通“螺”茈蠃就是紫颜⾊的螺。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洵山,山南 ![]() 又东四百里,曰虖(h&)勺(shu^)之山,其上多梓(z!)枏(n2n)1,其下多荆(j9ng)杞(q!)2。滂(p1ng)⽔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注解: 1梓:梓树,落叶乔木,生长较快。木材轻软,耐朽,供建筑及制家具、乐器等用。枏:即楠木树,常绿乔木,叶质厚,花小,核果小球形。木材富于香气,是建筑和制造器具的上等材料。 2荆:即牡荆,落叶灌木,小枝方形,叶对生,掌状复叶。果实称为⻩荆子,可供药用。杞:即枸妃,落叶小灌木,夏季幵淡紫⾊花。果实是红⾊的,叫枸杞子,药用价值很大。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虖勺山,山上到处是梓树和楠木树,山下生长许多牡荆树和苟杞树。滂⽔从这座山源,然后向东流⼊大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出焉,而南流注于滂(p1ng)⽔。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区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鹿⽔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滂⽔。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出焉,而南流注于滂(p1ng)⽔。⽔有兽焉,名曰蛊(g()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泽更⽔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滂⽔。⽔中有一种野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是能吃人的。 又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yù。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是惟⽇次。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漆吴山,山中没有花草树木,多出产可以用作棋子的博石,不产yù石。这座山位于东海之滨,在山上远望是片丘陵,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 ![]() 凡南次二(经)[山]之,自柜(j&)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而鸟。其祠:mao用一璧瘗(y)1,糈(x()用稌(t*)。 注解: 1璧:古时一种yù器,平圆形,正中有孔,是古代朝聘、祭祀、丧葬时使用的礼器之一。 翻译: 总计南方二列山系之尾,从柜山起到漆吴山止,一共十七座山,途经七千二百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龙的⾝子鸟的头。祭祀山神:是把畜禽和yù璧一起埋⼊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南次三(经)[山]之,曰天虞之山,其下多⽔,不可以上。 翻译: 南方三列山系的头一座山,是座天虞山,山下到处是⽔,人不能上去。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yù,其下多犀(x9)☆(s)1,多象。有鸟焉,其状如䴔(ji1o)而⽩2,三⾜,人面,其名曰瞿(q*)如,其鸣自号也。泿(y!n)⽔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3,其状鱼⾝而蛇尾,其(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zh)④。 注解: 1犀:据古人说,犀的⾝子像⽔牛,头像猪头,蹄子好似象的蹄子,黑⾊⽪mao,生有三只角,一只长在头顶上,一只长在前额上,一只长在鼻子上。它生 ![]() ![]() 2䴔:传说中的一种鸟,样子像野鸭子而小一些,脚长在接近尾巴的部位。 3虎蛟:传说中龙的一个种类。 ④已:停止。这里是止住、制止的意思。 翻译: 从天虞山往东五百里,是座祷过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下到处是犀☆,还有很多大象。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䴔却是⽩⾊的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名称是瞿如,它的鸣叫声就是自⾝名称的读音。泿⽔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大海。⽔中有一种虎蛟,形状像普通鱼的⾝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脑袋如同鸳鸯鸟的头,吃了它的rou就能使人不生痈肿疾病,还可以治愈痔疮。 又东五百里,曰丹xùe之山,其上多金yù。丹⽔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jī,五采而文,名曰凤皇1,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y9ng)文曰仁2,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xi4n)则天下安宁。 注解: 1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古人说,它的形状是jī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六尺左右。 2膺: ![]()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丹xùe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yù石。丹⽔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渤海。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jī,全⾝上下是五彩羽mao,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 ![]() 又东五百里,曰 ![]()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 ![]()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m2o)山之尾。其南有⾕,曰育遗,多怪鸟,凯(k3i)风自是出1。 注解: 1凯风:南风,意思是柔和的风。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旄山的尾端。此处的南面有一峡⾕,叫做育遗,生长着许多奇怪的鸟,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其上多金yù,无⽔,其下多蝮(f))虫(hu!)。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非山的顶部。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yù石,没有⽔,山下到处是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 ![]()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 ![]()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灌湘山,山上到处是树木,但没有花草;山中有许多奇怪的禽鸟,却没有野兽。 又东五百里,曰jī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hu^)。黑⽔山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tu2n)鱼,其状如鲋(f))而彘(zh)mao1,其音如豚(t*n)2,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解: 1鲋:即今鲫鱼,体侧扁,稍⾼,背面青褐⾊,腹面银灰⾊。彘:猪。 2豚:小猪。也泛指猪。 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是座jī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下盛产丹雘。黑⽔从这座山源,然后向南流⼊大海。⽔中有一种■鱼,形状像鲫鱼却长着猪mao,出声音如同小猪叫,它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焉,曰中⾕,条风自是出1。有鸟焉,其状如枭2(xi1o),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y*),其鸣自号也,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解: 1条风:也叫调风、融风,即 ![]() 翻译: 再往东四百里,是座令丘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野火。山的南边有一峡⾕,叫做中⾕,东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猫头鹰,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出的叫声就是自⾝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yù,其下多(汗)青雘(hu^)。有木焉,其状如(穀)[榖](g^u)而⾚理,其(汗)[汁]如漆,其味如饴(yo)1,食者不饥,可以释劳2,其名曰⽩■(g1o),可以⾎yù3。 注解: 1饴:用麦芽制成的糖浆。 2劳:忧。 3⾎:这里用作动词,染的意思,就是染器物饰品使之出光彩。 翻译: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仑者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下盛产青雘。山中有一种树木,形状像一般的构树却是红⾊的纹理,枝⼲流出的汁 ![]() ![]()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多怪兽,多大蛇。 翻译: 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是座禺稿山,山中有很多奇怪的野兽,还有很多大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yù,其下多⽔。有xùe焉,⽔(出)[net]辄(zh6)⼊1,夏乃出,冬则闭。佐⽔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yu4n)雏( ![]() 1辄:即,就。 2鹓雏:传说中的一种鸟,和凤凰、鸾凤是同一类。 翻译: 再往东五百八十里,是座南禺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yù石,山下到处流⽔。山中有一个洞xùe,⽔在 ![]() 凡南次三(经)[山]之,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而人面。其祠皆一⽩狗祈(qo)1,糈(x()用稌(t*)。 注解: 1祈:向神求祷。 翻译: 总计南方三列山系之尾,从天虞山起到南禺山止,一共十四座山,途经六千五百三十里。诸山山神都是龙的⾝子人的脸面。祭祀山神全部是用一条⽩⾊的狗作供品祈祷,祀神的米用稻米。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1。 注解: 1据学者们的研究,这几句不是《山海经》原文,而是校勘整理本书之人所题写的。因为底本所原有,故仍予保留幷作今译。以下均同此。 翻译: 以上是南方经历之山的记录,大大小小总共四十座,一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山海经卷二西山经 西山(经)华山之,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1。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xi2n)羊,其脂可以已腊(x9)2。 注解: 1洗石:古人说是一种在澡洗时用来擦去⾝上污垢的瓦石。 2腊:⽪肤皴皱。 翻译: 西方一列山系华山山系之座山,叫做钱来山,山上有许多松树,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马的尾巴,名称是羬羊,羬羊的油脂可以护理治疗⼲裂的⽪肤。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hu^)⽔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1。有鸟焉,其名曰■(t$ng)渠,其状如山jī,黑⾝⾚⾜,可以已■(b4o)。 2 注解: 1铜:这里指可以提炼为精铜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 2■:⽪肤皱起。 翻译: 从钱来山往西四十五里,是座松果山。濩⽔从这座山源,向北流⼊渭⽔,其中多产铜。山中有一种禽鸟,名称是■渠,形状像一般的野jī,黑⾊的⾝子和红⾊的爪子,可以用来治疗⽪肤⼲皱。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1,削成而四方,其⾼五千仞(r6n),2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féi(■)[遗],六⾜四翼,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解: 1太华之山: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內的西岳华山。2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翻译: 再往西六十里,是座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féi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q!),其兽多■(zu$)牛1,其yīn多磬(qong)石2,其 ![]() 注解: 1■牛:据古人讲,在小华山生长着许多山牛,体重都在一千斤左右,这就是■牛。 2磐石:是一种可以制造乐器的石头。古人用它制成的打击乐器叫做磬,一般是挂在架子上进行演奏。 3■琈:古时传说中的一种yù,具体的形状质料不清楚。 ④⾚鷩:属于野jī一类的禽鸟, ![]() ⑤御火:御在这里是屏除、辟幵的意思。御火就是辟火,意思是火不能烧及人的⾝子。 6萆荔:古时传说中的一种香草。 翻译: 再往西八十里,是座小华山,山上的树木大多是牡荆树和枸杞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山北yīn面盛产磬石,山南 ![]()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 ![]() 注解: 1铁:这里指能够提炼成铁的天然铁矿石。以下同此。 2葵:即冬葵,也叫冬寒菜,是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3葱聋:古人说是野山羊的一种。 ④翠:指翠鸟,又叫翡翠鸟,大小近似于燕子,头大而⾝体小,嘴強硬而直,额部、枕部、背部的羽mao以苍翠,暗绿⾊为主,耳部的羽mao是棕⻩⾊,颊部、喉部的羽mao是⽩⾊,翅膀上的羽mao主要是黑褐⾊, ![]() 翻译: 再往西八十里,是座符禺山,山南 ![]()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其木多棕枏(n2n),其草多条1,其状如韭,而⽩华黑实,食之已疥。其 ![]() |
上一章 逍遥九天 下一章 ( → ) |
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逍遥九天免费阅读全文!可在線閱讀下載,逍遥九天无删最新章节全文言语精辟,文笔娴熟,精彩章節不容錯過!油漆小说网是逍遥九天未删阅读首选之站,逍遥九天无广告精心整理出未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