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帝国风云无删节免费阅读 |
![]() |
|
油漆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帝国风云 作者:闪烁 | 书号:25906 时间:2019/9/11 字数:3690 |
上一章 终章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一九九二年底,乌克兰正式与国中缔结了具有准同盟![]() ![]()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放弃东面的两个盟国。 进⼊一九九三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大威胁来自法意联盟。 这就是,在法国主导、意大利推动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同意对“欧洲联盟”进行全面改⾰。 显然,改⾰的核心就是提⾼法国与意大利在欧洲联盟中的地位。 说⽩了,法国与意大利希望获得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同等的地位,建立一个以三个欧洲強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却不愿意让出老大的位置,甚至不愿意分享权利。 在很多帝国公民眼里,法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而且早在一百二十年前的普法战争中就是帝国的手下败将。这样的家国, ![]() 至于意大利,已经获得了⾜够⾼的地位,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只是,今非昔比,而且主导世界秩序的不再是欧洲列強,来自国中的大巨 ![]() 说⽩了,如果法国与意大利结成稳固联盟,其实力超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经济规模上,法意联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一点二倍,仅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七成。在军事上,意大利也是得到了承认的核大国,拥有数百枚核弹头与可靠的投掷手段。在政治上。法意联盟对欧洲的其他家国,比如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与希腊均有⾜够強大的影响力,而且这些家国同样希望能够在欧洲联盟、以及欧洲统一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在外 ![]() ![]() 可以说,只要法意联盟牢不可破,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得做出让步。 当时的局面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乌克兰脫盟,⽩俄与俄国合并时表现出的软弱,让法意两国的导领人认识到,只要他们团结一致就肯定能够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从而获得欧洲联盟的主导权,至少能够在联盟內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分庭抗礼,从而提升本国的际国地位。 此外。还有来自国中的影响。 虽然在之前的四十年內,法国与意大利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坚定盟友,但是国中的主要对手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不是法国与意大利。也就是说,当法国与意大利挑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也就成为了国中的拉拢对象。 一九九三年,国中外长对法国与意大利访问了五次! 如此密集的⾼层外 ![]()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认识到,如果不想失去法国与意大利,就必须在同盟集团的主导权上做出让步。让这两个发展壮大的欧洲家国获得更多的发言权,以维持以帝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与法国、意大利的谈判持续到一九九三年底。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即承认法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对欧洲联盟的表决权进行重新划分。按照当时达成的协议,德意志第二帝国将获得百分之四十的表决权,法国与意大利各获得百分之二十的表决权,西班牙、荷兰、瑞典获得百分之四的表决权,比利时、葡萄牙、希腊、挪威、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波罗的海三国各获得百分之一的表决权。 可以说,这是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做为欧洲头号強国的地位得到了确认,而法国与意大利的要求也得到了満⾜。 至于其他家国,则基本上没有发言权。 问题是,这个谈判结果必须获得各国国会的支持才能正式生效,而赫岑道夫显然没有想到将在帝国联邦国会遇到⿇烦。 关键就是,如果法国与意大利联合了西班牙之后,再设法获得其他七个家国的支持就能够在欧洲联盟中拥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表决权,也就能够否决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任何决议。显然,在八个拥有百之一表决权的家国与家国集团中,比利时、葡萄牙、希腊、挪威与罗马尼亚肯定会支持法国与意大利,而芬兰、保加利亚与波罗的海三国则会在关系到本国利益的时候支持法国与意大利。更加要命的是,如果荷兰或者瑞典倒戈,法国与意大利就将获得欧洲联盟的主导权。 这样的结果,显然让帝国联邦国会无法接受。 一九九四年初,在顶着大巨 ![]() ![]() 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将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瓦解的导火索。 在联邦国会辩论期间,就有很多议员指责赫岑道夫出卖了帝国利益,甚至有人把赫岑道夫说成了卖国贼。 在连续三次表决中,该议案都被联邦国会否决。 赫岑道夫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这份议案,二是解散国会提前举行大选。 可悲的是,赫岑道夫选择了后者。 显然,赫岑道夫没有意识到国內反对势力有多么強大,更没有意识到这么做等于给帝国宣判了死刑。 一九九四年七月,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前举行大选。 按照帝国宪法,除了要重新选举产生帝国联邦国会之外,还要重新选举产生各个联邦的议会。 在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选举中,反对改⾰的保守派取得了全面胜利。 到这个时候,赫岑道夫才猛然意识到,他打开了 ![]() 当时,赫岑道夫还有一个选择,即立即启动紧急法案。 按照帝国宪法,只要得到內阁半数以上成员的支持,在德皇授权之后,首相就能让帝国进⼊紧急状态。 在此情况下,大选结果就不会得到承认。 可惜的是,赫岑道夫错过了这个机会,或者说內阁出卖了他,即在进行內阁表决的时候有七名部长级成员没有出席,导致最终的表决结果没有获得半数以上的內阁成员支持,因此也就不能启动紧急法案。 一九九四年九月底,奥地利议会通过了脫离联邦的决议,宣布奥地利为dú lì家国。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先后宣布脫离联邦,恢复大战之前的dú lì地位。 灾难 ![]() 在十一月四⽇举行的巴伐利亚议会表决中“巴伐利亚dú lì宣言”获得通过,这个最早并⼊帝国的王国宣布dú lì。 到此,赫岑道夫已无选择余地。 十一月五⽇,赫岑道夫签署了首相特别命令,下令让部署在巴伐利亚的德军占领巴伐利亚zhèng fǔ与议会。 随后,赫岑道夫宣布巴伐利亚的dú lì宣言作废,巴伐利亚无权选择dú lì。 在最后关头,赫岑道夫通过牺牲自我的方式,保住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 ![]()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 虽然通过军事镇 ![]()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在德军基本上控制了巴伐利亚的局势之后,德皇威廉三世正式承认奥地利等国dú lì,并且宣布将在北德联邦的基础之上重组德国,而且他将在政局稳定下来之后退位。 半个月之后,德国的政治重组工作完成。 十二月二十三⽇,德皇威廉三世在波茨坦皇宮宣布退位,德意志第二帝国自此成为了历史。 重组后的德国,成为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行议会总理制,并且由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担当家国名义上的最⾼领袖。此时的德国,其领土面积仅有帝国时期的一半,人口为帝国时期的四分之三,经济规模则为帝国时期的三分之二。德意志第二帝国已不复存在,取代它的是一个弱小得多的德国。 德意志第二帝国解体,也标志着持续了四十五年的冷战正式结束。 冷战结束,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赢来了长久的和平。 一九九五年的海湾战争、一九九九年的第二次巴尔⼲战争、二零零二年的伊拉克战争等等,预示着在一个超级大国主导下的际国新秩序正在形成,国中也将在后冷战时期遇到全新的挑战! (全文完) wWW.uQiXs.cC |
上一章 帝国风云 下一章 ( 没有了 ) |
未滿18岁者請勿進入帝国风云免费阅读全文!可在線閱讀下載,帝国风云无删最新章节全文言语精辟,文笔娴熟,精彩章節不容錯過!油漆小说网是帝国风云未删阅读首选之站,帝国风云无广告精心整理出未删节。 |